2015年2月9日,《中国社会科学报》以《语言是软实力也是硬实力 ——<语言与国家>出版》为题,以整版的篇幅专题报道《语言与国家》,选登了1月5日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商务印书馆和党建读物出版社联合召开的《语言与国家》出版座谈会上,几位主要领导和专家的发言摘要。他们是: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副司长田立新、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党建读物出版社总编辑王英利、中组部全国组织干部学院副院长阎红革、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副主任祝灵君、国家行政学院教务部副主任王刚、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兼国家语言文字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日培以及该书主编赵世举等。本站转载如下:
语言是软实力也是硬实力
——《语言与国家》出版
日前,《语言与国家》新书出版座谈会在商务印书馆举行。来自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全国组织干部学院、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地方语委办等机构的领导、专家出席了会议。
《语言与国家》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新形势下国家语言文字发展战略研究”的成果之一,由武汉大学赵世举教授担任主编,历时四年,六易其稿,2015年1月由商务印书馆和党建读物出版社联合出版。
该书是首部由政府部门牵头编写的从国家战略高度深入思考语言问题的著作,旨在为党政干部和有关人士系统地了解语言对于国家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提供一个读本。专家们认为,国家语言能力已成为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与国家》一书的出版对语言时政研判及政府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于殿利 (商务印书馆总经理)
最近几年,我经常讲一句话,世界已进入文化发展时代,文化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显得重要,重要到甚至有人认为文化不仅是国家的软实力,还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在文化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重要到无语言不文化的程度。
语言的重要性早已为中外圣人先哲所认识。《论语》中就有“一言以兴邦”的论述;海德格尔也有一句名言:“语言是存在的家园”。而在当今时代,语言更成为牵系国运的重要战略资源,甚至成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在世界文化版图的新一轮拼合重组的过程中,语言已经成为重要的博弈工具之一:英语俨然成为世界语言,美国将汉语视为“关键语言”,而汉语本身则面临着全球化、国际化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源自科技、文化、政治、经济乃至于民族事务与国际交流等诸多领域的各种语言问题,时时考验着我们的智慧与能力。《语言与国家》的出版就是欲将上述宏观命题化于一册之地,为我们提供思考与解决路径的参照。
商务百年向以服务教育、引领学术、担当文化、激荡潮流为己任。在引进西学、培育新学的过程中,我们从未忽略对语言予以关注。无论是将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列入汉译名著系列,还是出版中国第一本现代意义上的语法学著作《马氏文通》,都反映了商务先贤对语言及语言学研究的重视与思考。结束《康熙字典》使命的新的现代汉语工具书的编撰,更成为百年不变的传统。
进入21世纪,我们更将对语言生活的关注与反映作为语言学出版的一个重要方面:与国家语委合作,出版“中国语言生活绿皮书”,至今已连续出版9年,并输出海外,出版了英文版,即将出版韩文版;成立了“中国语言资源开发应用中心”,配合每年举办的“中青年语言学者沙龙”和“海内外语言学者联谊会”,定期出版内部刊物《中国语言资源动态》。这一切可以说是商务人对“语言与国家”这一重要命题的一种出版实践。
《语言与国家》一书的编纂团队正是我馆这些年来开展这一工作所倚重的学者队伍。这一次,学者们一改笔锋,借助鲜活的笔触,使用生动的案例分析,使不免枯燥的语言研究挣脱了学科的束缚,在更为广阔和深远的战略背景下恢复了语言的生动原貌。
商务印书馆将一如既往地秉承“开启民智”的学术出版理念,继续对语言生活予以关注,以出版助力国家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建设。
王英利(党建读物出版社总编辑)
语言在当今世界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除了专业的语言工作者,社会大众对语言的认识大多还停留在基本常识层面,很少会关注语言背后的问题。一般的领导干部,也很少把语言和国家发展联系起来思考。
《语言与国家》是一本普及语言国情知识的通俗读物,编者运用翔实的数据以及鲜活的案例阐明,语言应是国家能力建设、国家安全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在经济、科技发展中起着日益突出的重要作用,语言关乎中华文化的传播、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构建,语言规划应当纳入国家发展总体布局。从某种意义上说,书中提出的有关语言的这些命题,同时也是当下各级领导干部需要思考和面对的。例如,大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中国,需要学会引导世界如何看待中国,需要学会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价值;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的纵深发展带来一系列新的挑战与风险,需要治国理政者有新的思想观念,需要各级领导干部有新的本领举措。书中专门论及的文风与党风政风、语言能力与领导智慧、政府发言人与政府形象、语情分析与网络问政等问题,对于领导干部更是有直接的针对性。
党建读物出版社是中组部主管主办的党建类专业出版社,主要围绕组织、干部和人才工作出书。与商务印书馆合作出版《语言与国家》,是我们借助语言和学术类专业出版社优势,为广大党员干部全面深入认识语言问题、学习从语言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提升个人语言能力打造一本通俗读物的重要尝试。该书出版后,我们在第一时间向有关领导赠阅,以扩大影响力。下一步,我们将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做好发行工作,让更多的党员干部读到这本书,让更多人一起来关心中国的语言问题。
田立新(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副司长)
拿到这本书,我和在座的各位有同感,但也有我自己特殊的感受。2011年的1月9日,是我来语信司工作的第三天,司里指派我到商务印书馆和编写团队探讨怎么样编写好《语言与国家》这本书。时隔4年之后拿到这本书,我觉得其编写的过程也是我个人在语信司的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过程。大家对这本书的评价让我觉得我们能够牵头编写这本书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这是我的第一点感受。
第二点感受,特别感谢这本书的编委会专家,各位专家学者为这本书付出了辛勤的努力。编委会专家的研究成果在国际国内有很广泛的影响,他们站在很高的高度来编写这本书,体现了他们的国家情怀与担当意识,也体现了他们以学术为基础,把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国家的崇高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三点,感谢商务印书馆和党建读物出版社对这本书的大力支持。自2011年1月我第一次走进商务印书馆,我见证了商务印书馆在它自身发展过程当中怎样开启民智、重视教育,把社会的发展、把文化品牌作为发展的重要方面。多年来,商务印书馆和国家语委密切合作,《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绿皮书就是我们这些年共同合作的一个很好的见证。此外,我们每年发布的“汉语盘点”也成效显著,连续三年作为央视焦点访谈的重要主题之一。商务印书馆作为一个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能够把重视教育、重视文化作为重要的支撑,显示了其远见卓识。此次合作我们也得到了党建读物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使得这本书不仅服务学界,还能够提高党政领导干部对语言的重视。因此,特别感谢两家出版社在这方面给予的大力支持。
教育部、国家语委近年来非常重视引导和支持学界拓展研究领域,强化应用研究。我们在包括深入推进语言文字发展的战略研究,探讨语言在国家安全、经济社会发展中如何发挥重要作用,促进语言能力提升和语言规划研究,更好地发挥语言文字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作用等方面,都开展了一些工作。《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绿皮书已经出版了9年,从2013年开始已经走向世界。通过德国德古意特出版社将其翻译成英文版,这也是国际学术表达的重要探索。还有大家非常关注的“汉字听写大会”从2013年开始举办,得到了全社会共同的认可。
我希望领导干部培训机构今后能够更加关注和重视语言与国家发展的意义,把这些内容作为培训的课程,使参加培训的人员能够从中受益。
赵世举(武汉大学教授、国家语委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我们为什么要编写这样一本书?可以说是一种紧迫感、危机感和使命感的驱动。我们的团队来自不同学科领域,大家从不同的角度深切地感受到当今语言对国家治理、建设、发展和安全产生的前所未有的影响。例如,语言竞备已在全球热火朝天。国家面临着很多新的且十分重要的语言问题、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亟待准确研判和有效应对。因此,我们觉得有责任有义务把我们的所见所闻所感揭示出来,以期引起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究竟该怎样编写这本书?总的想法是,编写一本主要面向党政干部和社会有识之士的普及读物。从国家战略高度,把当今世界语言的新变化以及语言社会应用的最新进展梳理清楚,把语言对国家地位、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社会进步、文化建设、治国理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揭示出来,以促使社会和有关方面从国家视角重新审视和思考语言问题,关注语言及相关事业的状况和发展。
因此,我们确立了如下编写原则:第一,立足我国语言国情,从关涉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切入,把国内和国外相结合、主要研究当前语言问题与适当介绍国内外历史经验教训以及科学预测发展需求结合起来,努力体现国家意识、世界眼光、战略高度和前瞻思维。第二,不囿于学理,不面面俱到,着力聚焦关键,切入要害。第三,多从国家视角看语言,多从国家需求角度说语言,努力避免就语言说语言。第四,主要用事例说话,努力避免空洞说教。第五,表达要深入浅出,简明扼要,生动活泼。
张日培(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国家语言文字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我认为,这个出版项目有三个重要的价值。
第一,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这本书举全国30多位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之力,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语言和国家政策、语言与发展各个领域的关系,阐释了语言规划和治国理政各个领域关系。通过这些分析和阐释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语言强弱和国力强弱具有正相关关系。在我有限的阅读范围当中,全面系统论述语言和国家关系这还是第一次。21世纪以来,我国理论界关于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研究日趋活跃,先后出现了语言资源、语言权力、语言能力、语言服务、语言经济、语言功能规划、和谐语言生活等新思考或者新理论,且从2005年起就开始举办语言与国家的高层论坛,全面关注语言和国家的关系。这本书就是近十年来相关思考的集大成,集中体现了国内语言学界特别是社会语言学界的国家情怀和学术担当,体现了从国家视角研究语言问题在学界的一种群体性的高度自觉。
第二,这本书是资政辅政的有益探索。可以辅国家语言文字之政,帮助语言文字行政部门打开视野。还可以资国家宏观决策部门之政,有助于推动语言文字事业更好更快更切实纳入国家战略,推动政府各部门用战略眼光看待语言问题,用战略思维处理语言问题,给予语言事业应有的战略地位。
第三,这本书可以是引导社会的有益探索。多年来,无论是语言文字行政部门还是语言文字学界,对语言生活影响力着力点在哪里?我的体会是四个字——匡谬正俗。从普通话水平测试到“汉字听写大会”,我们的社会权威集中体现在这个点上。我想,这本书从国家建设与发展的角度、从民族复兴的角度分析语言,或许能够引导社会换一个视角看待语言,换一种心理对待语言,变随意为敬畏,变消费为建设。
阎红革(中组部全国组织干部学院副院长)
《语言与国家》是一本具新视角的好书。说这本书视角新,我认为是它集中地研究了语言与国家之间的深刻关系,提出了语言强弱系国运、语言是软实力也是硬实力、语言是治国的重要工具等不少新的观点,使读者在新的视角下重新认识和思考语言的功能、价值、冲突与变革。刚才赵世举教授讲的“国家意识、世界眼光、战略高度”在这本书中都有所体现,我想这也是该书的价值所在。
春秋时期,鲁定公曾经就一句话与孔子有过一番讨论,就是一言兴邦还是一言丧邦的问题。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语言与国家兴亡的重要关系。领导干部是一个特殊的读者群,这一特殊的读者群在构建中国话语体系、话语方式和话语权方面肩负重要使命,所以我认为他们需要读《语言与国家》这本书。
这本书讲“文风关乎国运”,我非常赞同。语言是一种文化,一定要有正能量,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这本书也谈到语言与世界各民族的关系问题,如果语言在殖民时代是“枪炮”,那么在大国和平崛起时就是“玫瑰”。随着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中国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汉语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中国元素在握手和微笑中传递,越来越成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力量。
《语言与国家》一书提出国家语言能力建设的观点,我也非常赞同。对于领导干部而言,会讲话是领导工作的基本功,这涉及对语言工具的运用,领导干部的语言能力在我理解也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方面。中央高度重视领导干部语言能力的培训,这些年来开设不少提高领导干部语言能力方面的课程。《语言与国家》一书当中有很多好的观点和例子,我觉得都适合用以培训领导干部。
王刚 (国家行政学院教务部副主任)
这本书不仅是语言知识传播的参考书,而且是语言建设与大国崛起相互融合的理念教科书。
我感觉这本书出版发行以后将会产生三个作用。
第一,有助于增强全社会对语言发展的重视。这本书告诉读者,语言不仅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也是事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不仅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统一稳定的工具,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繁荣富强的重要助推器。不重视语言发展和语言技术的研究,难以立足于强国之列。
第二,有助于全社会对中国语言传承与创新的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历史是人类创造的,文明也是人类创造的。面对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我们应该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该书告诉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自强推动以普通话为核心的语言教育、语言规范、语言技术,文化现代化实现国家现代化。
第三,有助于全社会对语言安全的重视。该书告诉读者,语言强助力国强,语言不仅在一个国家内要有强有力的凝聚力,还要在国际上有广泛的强有力的吸引力,语言技术的推广既可以发展经济,也可以提升国际话语权。
所以我相信,《语言与国家》的出版必将助力语言强国建设,推动中国进入语言发展新常态。
祝灵君(中央党校党建部副主任)
我觉得这是我这么多年看到的最好的书之一,为什么这么讲?
第一,它让我们意识到国家要重视语言战略。这本书是语言战略教材,尽管它不一定面面俱到,但是已经涉及语言战略这个问题。
第二,它让我们意识到语言只是一个载体,背后是一系列复杂的东西,载体背后的东西比载体本身更重要。今天我们在使用语言生活,它教会了我们工具、教会了我们方法、教会了做人的态度。
第三,这本书为全体党员干部发出一个信号,我们不但要使用好我们的语言,同时也要以开放的心态借鉴、学习别国的语言。
当然,这本书只是一个开始,它后面的任务还很艰巨。我认为,将来可能会有更多学者涉足这个领域,从语言与国家关系的角度研究中国的语言。
(转自《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2月9日。查阅网址:http://www.cssn.cn/gd/gd_rwhz/gd_ktsb_1666/yysrslysysl/201502/t20150210_1511766.shtml)
本网站是受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委托建设的语情信息资源平台,主要为学术研究提供无偿服务。如果有错误或侵权的情况,请著作权人致函zgyq@whu.edu.cn,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