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下午,厦门大学国家语言资源监测研究教育教材中心主任、语言学教授苏新春做客我院,作了题为“汉字的语言性和语言功能”的学术讲座。我院赵世举教授、赫琳教授以及阮桂君、李佳、王宇波、田源等老师与语言学研究生一起聆听了讲座,讲座由张延成教授主持。
汉字的语言性是当前学界讨论的热点,苏新春教授在这一点上的思考长达三十余年。苏教授介绍,他在研究生入学考试时曾就汉字与汉语的关系进行书面讨论,而后《汉语词义学》《汉字语言功能论》《汉字的语言性和语言功能》等著作依然着力于此。他在讲座中首先介绍了前贤时修对待汉字改革的两大相反取向,即主张罗马字、拼音化的“去汉字化”运动和倡言表意论、传承论、美学论的“再汉字化”思潮,以及关于汉字与汉语关系的诸多论争。苏教授指出,此起彼伏的汉字改革依然未能从根本上改革汉字,汉字生命力如此之长的原因就在于汉字与汉语的紧密关系,也即汉字的语言性。汉字具有深刻的语言基础,苏新春教授将之概括为汉字的空间形(方块字形)、物理形(音节)和视觉形(表意功能),三个基础相倚相掣,相辅相成,构成了语言基础的三角稳定性,对内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对外有强烈的排斥力。苏教授深刻阐释了汉字的语言基础在汉字发展和改革过程中表现出的巨大作用,强调了汉字对于汉语传承和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性。讲座最后,苏教授和在场同学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师生们纷纷表示收获良多,深受启发,并以热烈的掌声向苏教授表达感谢。赵世举教授在总结中谈到,苏教授的讲座为我们提供了汉语言文字研究的新视野、新理论、新方法,希望同学们深刻领会此次讲座所带来的启发,打开眼界、丰富思想、求索新知,在为学之路上不断奋进。
(文/图 曹亚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