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中心合办的第八届全国社会语言学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来源:原创文章
原作者: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2015-05-12
2015年5月3日至6日,第八届全国社会语言学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华文学院昌平新校区召开,来自内地、港澳及海外的一百二十多名专家学者围绕“语言能力与语言政策研究”这一主题,对语言教育、领域语言、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语言生活等当前我国语言文字使用现状及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探讨。本次会议由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北京华文学院主办,由我中心、商务印书馆、语文出版社、北京语言大学(中国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研究中心)协办。本中心顾问、老一辈语言学家、武汉大学文学院郑远汉教授和中心成员赵世举、阮桂君、李佳以及博士生黄一丹、徐祎出席了会议,陈练文提交了会议论文。
5月4日上午,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吕同舟副所长主持开幕式,北京华文学院周峰院长,国家语委原副主任兼秘书长、语用所原所长陈章太教授,武汉大学文学院郑远汉教授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们一致认为,两年一度的全国社会语言学学术研讨会是中国语言学界的盛事,对语言应用领域的理论创新和实践突破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展望未来,受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大范围人口流动不断增加等诸多客观因素影响,各种新的语言现象和亟待解决的语言问题不断涌现,国家和社会的各种语言需求不断增加,社会语言学新的发展机遇已经到来,语言学者应该有社会担当,抓住机遇、努力探索、有所作为,为推动中国社会语言学广泛深入发展贡献力量。
5月4日上午和5月5日下午举行的两场大会主题报告邀请了李宇明、戴庆厦、王旭明、郭熙、黄行、苏金智、周庆生、赵世举、黄永坚等社会语言学各领域的知名专家,就语言竞争、民族语、台湾汉语方言、语言保护、语言教育、语言关系、语言生活等前沿问题发表了精彩的讲演。其中,中心主任赵世举教授的报告《再论着眼人生存与发展需要的全面语言素质观—破解语言关系和语言教育困扰的一个视角》,以更新观念为突破口,全面阐述了新时代语言素质的各项要素。他提出,人的完整的语言素质=母语素质+通用语能力+外语能力;母语素质、通用语能力和外语能力是互补共生的关系;母语素质是必有项,通用语能力是应有项,外语能力是可有项;母语素质是要件(必不可少),其他语言能力是变量(包括多少和质量,因人而异)。个人语言素质的优劣和语言能力的强弱,影响人综合素质的优劣和整体能力的强弱,进而影响人的发展力和竞争力的强弱;一个人掌握语言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决定人活动半径的大小、发展路径的宽窄、生存空间的广狭。因此主张,要根据人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来实施语言教育。这些观点让人耳目一新,得到了与会专家的积极回应和热烈讨论。
5月4日下午和5月5日上午举行的分组会议也同样异彩纷呈。与会专家学者分成12个小组,分别围绕语言教育、领域语言、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社会语言学其他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等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共宣读论文138篇。郑远汉教授的报告《模糊语言和模糊言语》分别从内涵、外延和产生机制等方面对“模糊语言”和“模糊言语”进行了全方位的论述,成为整个会议修辞学研究中的一个亮点。本中心决策咨询研究室主任阮桂君副教授宣读的论文《武汉居民语言态度及方言使用情况调查》通过问卷和访谈等方式,对武汉居民方言使用状况和语言态度的人群分异进行了深入调查和缜密描写;本中心语情监测分析室副主任李佳博士宣读的论文《试论方言保护的三个认识误区》从语言地位、语言身份和语言动静观三个角度对当前方言保护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反思;中心成员陈练文博士提交的论文《试论当前的语言歧视现象》归纳了语言要素区别、群体差异形成语言歧视产生的两个条件,并对语言政策的制定提出了若干建议。
在会议闭幕式上,教育部语言文字研究所副所长魏晖研究员总结指出,语言是文化的基础,是民族的象征,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对当今社会进步、文化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越来越发挥出更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语言学者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前景宽广。社会语言学研究要立足国情和中国语情,把握主体性与多样性,既面向社会语言生活需求,又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注重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坚持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外语的全面研究。尤其是要进一步关注“一带一路”倡议、互联网+等新概念对语言规划、语言战略研究和语言生活的影响,扎实推进语言文字工作和语文教育工作的开展。
综观本次会议,不仅形式多样,通过主题报告、专题报告、分组交流讨论等形式展示最新研究成果;还不拘一格,内地、港澳及海外专家同台对话,老中青三代学者共济一堂,更吸引了在校研究生参加,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必将对我国社会语言学的学科建设、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徐祎、李佳)
本网站是受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委托建设的语情信息资源平台,主要为学术研究提供无偿服务。如果有错误或侵权的情况,请著作权人致函zgyq@whu.edu.cn,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