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教育部语信司主办、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国家语委第五期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优秀中青年学者研修班于2019年7月15日至19日在武汉大学成功举办,从全国选拔的来自五十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60余位中青年学者参加了研修。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副司长刘宏、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沈壮海、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研究研究院副院长张发林、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涂险峰、国家语委科研机构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世举、该班班主任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赫琳等出席了开班仪式,语信司规划协调处副处长李强主持开班式。来自教育部、教育部语用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英国伦敦理启蒙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十五位专家为研修班授课,内容涉及语言文字政策法规、语言文字事业发展、语言文字标准化、语言文字研究理念与方法、语言文字信息化及智能化、民族语文政策、语言资源保护、汉语国际传播、语言扶贫以及资政建言等诸多方面。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刘宏副司长报告
《认识把握大语言文字工作思路》
武汉大学沈壮海教授报告
《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文化强国》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原副司长王铁琨报告
《新中国语言文字工作发展史》
武汉大学赵世举教授报告
《语言研究的理念与担当》
北京外国语大学文秋芳教授报告
《学术研究与政府决策的互动》
武汉大学傅才武教授报告
《我们是如何做文化政策研究的》
英国伦敦理启蒙大学张新生教授报告
《欧洲语言政策发展及研究动态》
首都师范大学周建设教授报告
《语言研究的智能化方向》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周庆生研究员报告
《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政策进程》
暨南大学郭熙教授报告
《中文国际传播和海外华文教育:现状和思考》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原所长张世平报告
《语言文字政策法规体系》
首都师范大学王春辉教授报告
《脱贫攻坚背景下语言扶贫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标准处王丹卉调研员报告
《语言文字标准化工作》
北京语言大学曹志耘教授报告
《中国语保的理念及其实践》
首期中青班学员、北京外国语大学张天伟副教授与本期学员进行经验交流
研修期间,学员们还开展了三次小组讨论,围绕大语言文字观、语言文字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等交流了心得体会。此外,还集中学习了高等教育战线的优秀代表、已故复旦大学教授钟扬同志的感人事迹,参观了位于武昌的中共“五大”会议旧址、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毛泽东同志旧居等。
研修班于19日下午结业。在结业式上,各小组代表汇报了研修收获和体会,高度赞扬这次研修活动,诚挚感谢国家语委、教育部语信司和承办单位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一致表示收获很大,不仅收获了新的知识和信息,而且学术站位得到了提高,学术视野得到了开拓,学术理念得到了更新,并引发了对以往语言学研究的深刻反思,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学术价值追求,增强了服务国家和社会的意识。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规划协调处王奇处长代表国家语委作总结讲话。她对学员们克服困难、圆满完成学习任务表示祝贺,对武汉大学及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承办这次研修班表示感谢。王奇处长用五个短语对研修班的特点进行了精辟概括:各方高度重视、授课内容高度多元、方式灵活多样、学员广泛参与、管理严格规范。她还指出,从各小组的汇报发言可以看出,这次研修班已经取得了成效,学员们普遍提升了对国家语言文字事业的认识、增强了利用学术专长为国家和社会服务的责任感和自信心、交流了思想、增进了感情。最后,她提出了三点要求和希望:
一是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关注国家语言文字事业的历史、现实和发展趋势,关注社会语言生活,把握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努力成为有理想、有担当的学者,积极为语言文字事业的发展贡献智慧,承担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
二是不断提升服务国家和社会的能力,努力探索实践,积极融入大语言文字工作格局;
三是努力成为学术研究服务国家理念的宣传员,带动更多的学者参与到语言文字事业建设中来。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规划协调处王奇处长作总结讲话
据悉,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优秀中青年学者研修班系国家语委为了加强人才培养而实施的一项重要举措,从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中遴选优秀中青年学者进行重点培养和跟踪培养。从2014年到2016年在北京连续举办三期,2017年又对前三期学员进行了加强型“回炉”培训,2018年至2019年的第四期、第五期研修班均由武汉大学承办。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的青年学者张延成、赫琳、阮桂君、郭婷婷、李佳、王宇波、田源、黄晓春、覃业位先后参加了培训。同时,田源还被推荐参加了国外提高班,赴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接受了3个月的集中研修;陈练文也入选今年的国外提高班,即将赴英国研修。
全体合影
(邓雅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