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作为信息传播的最重要工具和文化要素,在危机应对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武汉大学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虽然处在病毒肆虐之地,也不忘使命和担当,在“封城”压力下,克服各种困难,时刻关注和研究疫情防控中的重要语言文字问题,多举措为抗疫尽力。
实时观测研究语情动态,及时建言献策
整个假期,中心有关人员一直都没有休息,坚持实时观测语情动态。观测发现,疫情爆发以来,出现了不少跟语言相关的热点问题。例如应急语言服务问题、语言暴力问题、病疫命名污名化问题、某些政府公文及一般信息发布语言失当问题、日本捐物留言引发的雅俗之争等。中心认为,这些问题不只是语言问题,折射出的是社会文明和社会治理水平,若不积极应对,会影响疫情防控大局,影响国家形象和国家的长远建设。为此,中心主任赵世举教授及时撰写了《疫情防控中亟须重视的语言问题》《关于应对疫情防控中几个重要语言问题的建议》,黄晓春撰写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宣传语言与国家安全问题反思》等资政报告,提出了制止语言暴力,谨防并发后遗症;禁用不当命名,汲取“西班牙流感”教训;构建应急语言预备制度和应急语言服务响应机制,提升应急语言能力;提高公文质量和信息发布能力,避免危急中添乱等建议。报告呈送国家有关部门之后,受到了高度重视和肯定,其中有的被采纳,推动了有关工作的开展。
春节期间,中心副主任赫琳教授带领团队(王静玉、孟杨阳等)全面搜集整理语情信息,及时编发了近3万字的《中国语情月报》(2020年一月号),其中的“万众一心战疫情”专题收录全国防控疫情宣传实例,聚焦战“疫”期间公共语言服务问题,得到了广泛转发和点赞。
语情监测室副主任李佳博士编辑了一期研究疫情防控重要语言问题的《中国语情特稿》,并及时呈报,供国家有关部门参考,得到了赞誉。
积极引导社会语言生活,发挥语言正能量
针对疫情防控中出现的各种重要语言现象,中心及时利用媒体发声,宣传阻击疫情的正能量,批评不良语言表达,引导健康的社会语言生活。自1月下旬开始,覃业位博士带领团队(胡蓝兮、孟杨阳等)利用语情中心的微信公众号“中国语情”和内部简报,持续推送语情中心原创的文章《良言三冬暖,恶语六月寒:危难之时更需语言正能量》(赵世举、邓毕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究竟该怎样简称?》(语情观测组)、《多样化语言服务助力病疫防控战》(覃业位、胡蓝兮)、《新型肺炎疫情防控中的“硬核”标语》(张延成、洪欣)等,以及与疫情防控有关的重要语情信息,宣传疫情防控中出现的鼓舞斗志的最强音、感人肺腑的请战辞、朴实无华的暖心话和生动活泼的动员令,批评那些咒骂恐吓、低级庸俗、挑起矛盾、地域歧视、有违道德之类的不良表达,呼吁全社会重视语言文明,通过各种得体而优雅的语言表达,更多地赋予社会正能量,升华文明,传递温暖,凝心聚气,共克时艰,创造更为祥和、幸福的美好社会。其中,《良言三冬暖,恶语六月寒:危难之时更需语言正能量》推出之后,立即得到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媒体的全文转发,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组建“战疫语言服务团”,把语言服务送一线
在得知有些援鄂医疗队在诊疗过程中遇到医患沟通方言障碍的情况之后,2月10日李宇明教授提议语情中心牵头研发有关资源,解决医患沟通问题。语情中心当即行动,在教育部语信司指导下,迅速邀请北京语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和湖北省9个地市相关研究团队,以及商务印书馆、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传神语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等相关力量,共同组建“战疫语言服务团”,并且当即开通“战疫语言服务团”微信群作为工作平台,决定研发《战疫湖北方言助手》(后来定名为《抗击疫情湖北方言通》)系列产品。语情中心成员虽然因为武汉封城而无法会聚,多位还滞留外地,有的还在国外,但一呼全应,全体成员立即启动了三项重要基础工作:(1)赵世举负责设计总体方案和各方协调。(2)赫琳内外沟通,陈练文执笔,张延成、阮桂君、黄晓春、郭婷婷、李佳、王宇波、田源、欧阳晓芳、覃业位全员齐上阵,共同研制《战疫湖北方言助手》语言脚本。(3)李佳等负责招募志愿者。与此同时,北京语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及湖北省九地市团队、商务印书馆、科大讯飞、传神公司分头组建队伍,做基础准备。临时组建的“战疫语言服务团”隔空协同,经过数小时的群策群力,当天傍晚就敲定了《抗击疫情湖北方言通》研发总体方案和《抗击疫情湖北方言通》普通话脚本。随即各团队分头行动,日夜奋战。
在“战疫语言服务团组”建的第二天,即11日晚,就开始陆续发布《抗击疫情湖北方言通》系列产品。该产品遴选了诊疗新冠肺炎常用的156个词语和75个短句,用湖北省九个地市的方言和普通话对应录制,制作成不同载体和不同表现形式的产品,供援鄂医护人员使用。已经陆续发布的产品如下:全天候在线方言服务系统(11日晚发布)、网络版和微信版(12日发布)、融媒体版和迷你视频版(13日发布)、抖音版(15日发布)、即时方言翻译软件(20日发布),为新冠肺炎诊疗提供不同形式的语言服务。产品全部免费使用。“中国语情”等近30个语言学类微信公众号和湖北省卫健委官网等推送了该产品。据不完全统计,产品上线大约一周,累计点击量达数十万次。截至2月18日,有5个省市卫健委为援鄂医疗人员申领《抗击疫情湖北方言通》融媒体版5900册。教育部在其官网以《“战疫语言服务团”助力湖北抗击疫情》为题做了报道,《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央视网、中国日报网等10多家重要媒体也进行了报道,中央电视台和武汉电视台做了专题采访。(孟杨阳、赫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