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组编,中心主任赵世举教授、武汉大学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姬东鸿教授、中心语情监测分析研究室主任李佳博士主编的《语言学与人工智能跨学科对话》一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继《语言服务与一带一路》于2016年出版后,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组编的《语言智库论丛》的又一项重要成果。
该书为2019年9月由语情中心与武汉大学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研究所联合主办的“语言学与人工智能跨学科论坛”的报告选编,围绕“语言学与人工智能”这一主题,从四个方面开展了跨学科研讨。
其中,北京大学陆俭明教授、袁毓林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李生教授、清华大学蔡曙山教授、江苏师范大学杨亦鸣教授、武汉大学姬东鸿教授、黄晓春副教授,复旦大学毕玉德教授、中央民族大学赵小兵教授、厦门大学陈毅东副教授等学者主要围绕语言、认知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展开讨论,内容涉及语言与智能的关系、认知科学中的语言进化、语言学知识及资源、“可解释的”人工智能、社交媒体情感分析以及智能合约等多方面。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冯志伟研究员、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易绵竹教授、华中师范大学何婷婷教授、苏州大学周国栋教授和武汉大学李晨亮教授主要围绕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展开讨论,内容涉及机器翻译、语言智能科技与工程、人机对话、信息挖掘等。
首都师范大学周建设教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翻译中心陈圣权主任和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汉语考试业务线总监潘泽亮博士则主要围绕人工智能在语言教学和语言产品中的应用展开讨论。此外,国防科技大学梁晓波教授、武汉大学赵世举教授、赫琳教授、李佳老师以及上海师范大学苏建军副研究员主要围绕语言生活及治理展开讨论,内容涉及人工智能时代的军事语言、“人机共生社会”的语言变革、智能化时代的语言生活治理、人机融合智能的伦理以及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多语学习等多方面。
这些报告既体现了语言学、心理学、逻辑学、认知科学、计算科学技术与人工智能的多学科融通,也体现了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乃至产业发展的贯通,具有较强的前沿性和引领性。卷首为赵世举教授专门撰写的题为《一场关于人工智能领域跨世纪之辩的特别对话》的代前言,附录收入了近年来刊于《中国语情》和《中国语情特稿》的涉及人工智能领域的报告十篇。
正如冯志伟研究员在报告中所指出的那样,“自然语言处理就像一棵枝叶茂密的果树”,“要想摘取高枝头上的果实,除了依靠计算机技术之外,我们还需要依靠形式化的语言学知识”,“语言学家在自然语言处理中是大有可为的”。期待本书的出版能为进一步推动语言学与人工智能的结合,以及相关的基础理论、技术研发、资源建设、应用服务、社会治理等方面的研究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