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员 王 璐)应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邀请, 11月9日,著名语言学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国家教学名师陆俭明先生莅临武汉大学珞珈讲坛,为师生做了题为《科学研究贵在探索与创新——以语言研究为例》的学术报告。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骆郁廷教授出席报告会并为陆俭明先生颁发珞珈讲坛纪念证书。报告会由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世举教授主持,校内外师生100多人参加了报告会。
陆先生首先以美国某气象公司的创立和发展引出了在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化的新时代,创新对我们的重要作用。他指出,我们所处的时代需要有创新的理念与精神。创新包括科技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体制创新、人才创新等,其中研究创新尤为重要。科学研究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以“已知”求“未知”。如何获取“已知”?一是继承,一是借鉴。如何探索?如何创新?要做好三件事:善于发现问题;努力挖掘事实;加强理论思考。所以,“继承、借鉴、怀疑、假设、探索、求证、循环往复,螺旋上升”,这可以说是科学研究发展的必经之路。牛顿理论的创新是建立在伽利略的假想之上,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则与牛顿力学息息相关,同样的,语言研究也是在探索之中不断向前推进的。
接着,陆先生以语言研究为例,给大家讲述如何探索前进。比如语法研究,传统观念就是“主谓宾,施动受”,后来慢慢加入层次分析法,但基本思路没有变化。但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我们慢慢发现,很多语言现象无法用这种传统的理论解释,于是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语言学界出现了“乔姆斯基革命”。乔姆斯基新的思路,在语言学界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其理论的不足也显露出来,于是又产生了很多新的理论。理论创新就是这样不断推进的。陆先生强调:“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必须对考察、挖掘所得的事实及其观察到的内在规律做出科学解释,并进一步从中总结出具有解释力的原则,而且升华为理论。”
陆俭明先生最后总结指出:第一,要有理论意识,重视将具体的语法研究升华到理论层面;第二,在理论方法上必须坚持多元论,即应积极地运用不同的理论方法研究语言现象;第三,要善于发现新的研究视角,尝试通过不同的路径框架来解答现有的各种问题;第四,要重视假设,科学研究需要归纳和推演。
在互动环节,陆先生走下讲台,走到提问的学生身边,面对面地回答学生的问题,让大家倍感亲切。
整场讲座,陆先生高屋建瓴,紧扣时代和前沿,将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立足汉语事实,时而与英文相对比,深入浅出,娓娓道来,以其丰富的学术经验和智慧为大家指点了学术研究创新的门径。讲座结束时,全场掌声雷动,经久不息,陆先生起立面对观众,多次鞠躬,更是让师生们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