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测语言生活 解读社会万象 提供决策咨询 服务国家发展
文件讲话
当前位置: 首页 > 语言政策 > 文件讲话

李卫红:在2015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来源:教育部语用司 原作者:李卫红 发布时间:2015-01-27

依法全面推进语言文字工作

同志们:
这次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依法行政为主线,分析语言文字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总结2014年工作,部署2015年任务。下面,我讲以下几点意见。
一、全面实施《语言文字规划纲要》,2014年语言文字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过去的一年是语言文字工作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语言文字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语言文化、语言文字工作做出重要论述,对办好世界语言大会做出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就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表述做出重要批示;刘延东副总理亲自出席世界语言大会,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加强语言能力建设的倡议,并在语言文字法制建设、中国成语大会、语言资源保护、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等方面做出批示,提出明确要求。这些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语言文字工作的高度重视、亲切关怀和殷切希望,我们备受激励和鼓舞。一年来,全国语言文字战线认真学习落实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决策部署,齐心协力、奋发进取、开拓创新、转变作风、扎实工作,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下,语言文字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一)语言文字法制建设和依法监管工作取得重大进展。随着河南、青海发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办法,全国31个省(区、市)的省级语言文字立法任务全面完成。《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办法研制工作前期调研深入开展,《外国语言文字使用管理规定》《信息技术产品语言文字使用管理规定》等法规规章研制稳步推进。各地、相关部门积极探索、健全完善语言文字依法管理的体制机制,上海通过了地方规章《公共场所外国文字使用管理规定》,贵州、新疆、重庆、内蒙古等地开展语言文字执法检查、行政执法督察和社会用语用字专项检查,陕西将语言文字工作机构经费、成效等要求纳入省级文化先进县评选复查指标,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文要求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中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并对全国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进行专项整治。全国29个省(区、市)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教育督导,云南督导检查了30多所中小学,推动学校提高语言文字工作管理水平。
(二)世界语言大会成功召开。大会由中国政府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在苏州举办,来自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政府官员、学者和学术团体代表参会。以中国政府为主导形成的大会成果文件《苏州共识》,首次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上提出了“语言能力”的概念,向世界传递了中国声音,提出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是我们在国际会议上构建话语体系的一次成功实践。作为承办单位,江苏省政府、省语委、省教育厅,苏州市政府、市语委、市教育局以及江苏师范大学等单位,为大会的筹备及顺利召开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学校和社会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深入。扎实推进城市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工作,二、三类城市完成任务的达到80%和40%。广西圆满结束城市规范化建设工作并开始“回头看”,江苏等地开展区域规范化建设试点,黑龙江研制了街道、乡镇及国家级旅游景区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标准。规范化示范校创建也有亮点、有创新,安徽将省级示范校审核列为省教育厅40项行政权力项目之一,福建把评估检查认定改为调研与日常考核相结合,甘肃启动了千所省级示范校创建工程,把“语言文字文化大篷车”开到乡村学校。以“说好普通话,圆梦你我他”为主题的第17届全国推普周宣传活动成功举办,厦门、贵阳、河北滦平县的重点活动地方特色浓厚,各地“推普下乡”活动进一步深入行业、社区街道、乡镇农村、革命老区,社会反响良好。对中西部、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少数民族教师普通话培训规模由每年1000人扩大到2000人。
(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效显著。中华经典资源库第一期项目收官,第二、三期建设项目启动。“书法名家进校园”活动加强了学校书写教育,并陆续在山东、海南、四川等16个省(区、市)开展。与中央电视台成功举办的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首届“中国成语大会”,观众累计高达9.89亿人,与中国书协联合组织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书法展巡展和“我的青春•我的中国梦”百名大学生提名展活动,与中国传媒大学共同主办的第十六届齐越朗诵艺术节暨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朗诵大会,使社会对语言文字、国民语言能力以及语言文字工作的关注度进一步提升。河北、江西、广东、宁夏等地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教育系统深入推进经典诵读和规范汉字书写活动,江苏的中华经典诵写讲活动被评为“省直十佳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各地语言文化品牌活动丰富多彩,如北京的小学生成语文化知识和才艺竞赛活动,山西的诵读下乡活动,江西的井冈山红领巾义务推普宣传员活动,西藏的大中小学生感恩书信大赛等,成为提升大中小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有效抓手。 
(五)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取得重要成果。举办10期《通用规范汉字表》专题培训班,推动将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培训纳入国培计划,指导推动语言文字、基础教育、辞书编纂领域等贯彻实施字表;编辑出版《通用规范汉字表》文献资料集。正式实施《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通则》,研制完成涉及“交通”“旅游”“医疗卫生”等领域9个分则的英文译写标准,启动俄、日、朝-韩译写标准调研工作。有效推进外语中文译写规范工作和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作,经国务院批准,部际联席会议更名、充实成员单位,发布第二、三批38组推荐外语词中文译名和首批81条思想术语译写成果。稳步推进第三次普通话审音工作,在国际标准《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修订中发挥主导作用。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语术语标准化工作,指导全国术标委少数民族分会5个语种工作组及时审定发布新词术语。修订《国家语委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管理办法》,开展国家语委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审定委员会的换届工作。
(六)语言文字信息化和科研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印发《国家语委进一步做好语言文字信息化工作的若干意见》,建设国家语言文字信息管理系统。北京初步建成北京语言文化数字博物馆,吉林开通了语言文字微信公众平台,利用科技手段广泛宣传语言文字方针政策。2014年度科研立项工作顺利完成,设立的85项科研项目涉及语言文字事业发展重点和语言社会热点难点。推进科研机构建设,新成立国家语言能力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国家语委各科研机构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科学规划机构发展方向;开展语言文字工作智库建设调研,研制建设方案,提升科研机构决策咨询能力;推进科研人才队伍建设,举办语言文字应用优秀中青年学者研修班;强化国家语委科研项目管理,启动管理办法的修订,清理长期未结项的科研项目。
(七)语言文字合作交流继续拓展深化。成功举办两岸合编中华语文工具书工作第十轮会谈,编写出版《两岸差异词词典》《两岸生活常用词汇对照手册》。两岸100名大学生通过在绍兴举办的汉字书法艺术交流夏令营,树立了共同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觉意识。完成汉字简繁文本智能转换系统研发并免费提供社会使用,对于方便两岸民众沟通、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具有重要作用。巩固和发展在港澳合作开展普通话培训测试,整合全国语言文字培训测试优质资源服务港澳推广普通话。指导召开系列学术会议,搭建两岸四地学术交流平台。作为中法两国建交5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之一和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的重要内容,在巴黎召开第二届中法语言政策与规划研讨会,编写出版《中法语言政策研究》文集,制定和筹备中德语言文化交流项目。实施语言文字国际高端专家来华交流项目,吸收借鉴国外语言文字相关研究成果。
(八)语言文字测评体系进一步完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升工作不断深化。启动修订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规程、大纲和管理规定,完成《汉字应用水平等级及测试大纲》修订。对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比例较低的10个省(区)给予重点扶持。建立普通话一级甲等复审资料数据库,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组织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20周年纪念活动,加强测试科学研究。恢复举办中央普通话进修班。江苏开展中小学生普通话口语能力评价标准及测试体系研究工作。天津等四地继续推进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工作,测试人数达到3.5万名。继续开展《国民语言教育大纲》研制工作,加强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培训基地建设。广泛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规范标准培训,省地级语委管理干部、部分高校语委主任和中小学示范校校长、幼儿园园长、大中小学书法等相关学科教师,以及国家级贫困县和农村骨干教师、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和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等从中受益,全国培训总人数达5万人,大大推动了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
(九)语言文字的监测、管理和服务得到加强。完成了对省部级政府网站语言文字使用规范状况的监测报告。加强了对广播电视、报刊、网络语言使用情况监测研究。继续建设国家语言资源监测语料库,积极引导和谐健康的社会语言生活。湖南搭建了社会语言文字应用监测平台,浙江对地市县级政府门户网站用语用字情况进行监测通报。《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第二卷在海外出版发行英文版,获得国务院新闻办“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支持,并即将翻译出版韩文版,成为向世界宣传介绍我国语言文字工作和政策的重要窗口。联合人民网等多家媒体联合举办“汉语盘点2014”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公众对汉语言文化的自觉意识。支持和指导专家学者编写的《语言与国家》全面论述语言在国家建设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被作为干部培训材料发挥宣传引导作用。继续支持手语和盲文规范标准研制和推广工作,推动开展全国视障人员普通话水平测试和手语主持人才培养,为弱势群体的语言文字需求提供服务。支持相关省市建立语言产业创新发展机制,探索以语言文化建设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新疆扎实开展全疆基层群众和农牧民双语学习,提供培训、测试服务,营造浓厚的双语学习氛围。
(十)语言国情调查和资源保护工作覆盖面不断扩大。全面实施语言国情调查,联合民政部、文化部、全国妇联开展地名、文化场馆、中国城市妇女等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研,委托江西、陕西、河北、河南、广东等省(市)开展中央苏区、延安时期、西柏坡时期等特殊历史时期的语言文字工作调研,以及中原经济区、改革开放前沿地区等特定区域的语言文字现状调研,为制定相关政策、服务相关行业和人群的语言需求、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依据。以广西为起点,在11个民族地区开展中小学教师普通话现状系列调研。建设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启动了湖北库建设工作,北京库完成建设,并联合文化、文物等部门开展北京语言文化资源普查;辽宁、上海、广西、福建、山东、河北等地建库工作和少数民族语言调查规范研制工作进展顺利。有声数据库国家库建设技术平台研发项目获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立项支持并正式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争取到国家财政支持。 
一年来,全国各级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和相关单位围绕贯彻落实《语言文字规划纲要》,加强依法行政,探索创新体制机制,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创新工作载体、拓展工作内容,更加注重宣传引导,语言文字工作在全社会关注度进一步提高、显示度进一步增强。在此,我代表国家语委,向全国语委系统和相关单位的同志们表示崇高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语言文字事业的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
二、认真总结借鉴2014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的有益启示
成绩来之不易,从成绩中梳理挖掘经验更为重要。盘点2014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我们发现许多好的做法,初步形成以下体会和认识,供今后语言文字工作借鉴吸收。
第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语言文字工作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社会性和全民性的特点。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积极服务国家中心工作,是语言文字工作的根本指导方针。2014年,语言文字工作之所以取得了可喜成绩,主要在于我们不断强化融入理念,把握大局、着眼大事,找准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比如世界语言大会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欧洲之行关于文明交流互鉴等讲话精神的重要成果,汉字听写大会、成语大会、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紧密配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需要等等。
第二,借势借力,转化成果。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全国各地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更加积极主动,务求实效。2014年,我们及时抓住这一有利契机,作为加速推进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动力。一是通过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促进语言文字战线转变作风,真抓实干,工作效率大为提高,取得了丰硕成果;再是借助教育实践活动增强了相关部门、领域对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视程度,给予更大支持。比如争取到教育部督导办支持,实现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教育督导的目标;河北省滦平县将普通话体验区建设作为教育实践活动重要成果,县四大班子高度重视体验区建设工作;反映我们系列调研和其他深入实际开展工作的成果被主流媒体及时报道等等。
第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2014年,我们切实加强宣传工作,营造了有利于事业发展的良好的舆论氛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汉语盘点”、推普周、外语中文规范译写等工作在主流媒体频频“亮相”“出声”,激发了全社会对提高国民语言能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广泛关注,增强了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扭转了人们以往对语言文字工作坐冷板凳、边缘化的印象。我们不仅做好对内宣传,也注重对外宣传和传播,通过世界语言大会、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中法中德双边交流等工作,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奠定了基础。
第四,突出重点,依法推进。《语言文字规划纲要》是语言文字工作的行动指南,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是推进语言文字事业科学发展的有力保障。2014年,我们始终把贯彻落实《语言文字规划纲要》作为首要任务,纲要各项任务的落实步伐加速;深入贯彻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加快推进法制建设,实现“全国山河一片红”,加大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宣传教育力度,推动依法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借四中全会的东风依法推进各项工作。
第五,深入调研,分类指导。调查研究是科学决策的前提和基础。深入调研、分类指导,是2014年语言文字工作的显著特点。我们配合工商注册制度改革、促进区域发展、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等重大举措的推行,组织了信息技术企业名称注册调研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海自贸区等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研;结合相关行业和人群需求,开展了解说员、中国农村妇女等语言文字使用状况调研。《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办法调研、语言文字信息化现状调研、智库建设调研、民族地区普通话教学情况等调研也都深入基层、一线。通过调查研究,掌握了第一手材料,摸清了底数,并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加强了西部、民族、边远地区语言文字工作的经费投入,强化对薄弱环节的指导和检查,一些地区的工作推进力度明显加大,工作切实取得成效。
第六,加强培训,提升能力。国民语言能力提升是检验语言文字工作成果的基本标准。2014年,全国语言文字培训工作成绩喜人,培训规模大,覆盖范围广。通过培训,提高了语言文字工作者、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提高了相关学科教师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增强了中青年专家学者科研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落实了《语言文字规划纲要》和世界语言大会关于提升语言能力的要求,对于加快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宣传贯彻语言文字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三、进一步明确新形势下语言文字工作面临的新要求新挑战
当前,我们国家现代化建设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语言文字事业与经济社会同发展、与时代共进步,对现代化建设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语言文字工作如何更好地配合党和国家发展全局,如何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带来的变化,如何更加切合社会语言生活的实际需求,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精心谋划,主动作为。
 (一)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为语言文字工作指明的新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其中包含对语言文化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语言文化的重要性,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为条件;强调以语言文字为主要载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强调语言对于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指出一个国家文化的魅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通过语言表达和传递,掌握一种语言就是掌握了通往一国文化的钥匙,学会不同语言才能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性,进而客观理性看待世界,包容友善相处;强调语言对于文化的传承功能,指出应该把古诗文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语言文化一系列重要观点和论断,为我们做好语言文字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二)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对语言文字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做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定,提出了全面实现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基本原则,也是语言文字工作坚持依法行政的总目标和基本原则。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统一思想,深化对依法治国重要意义和实现路径的认识,将四中全会决定要求贯彻落实到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发展的实践当中,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语委系统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全面推进语言文字工作科学发展的核心要求。 
我们要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语言文字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语言文字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权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增强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维护宪法和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的尊严,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行为,使语言文字法律法规为全社会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在加强语言文字法治建设的同时,发挥语言文字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载体作用,加强语言文化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深刻把握社会语言生活变化对语言文字工作带来的新挑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转型,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社会语言生活也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
必须看到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协作越来越密切,语言文字应用在经济、社会领域不断拓展,国民的语言能力对维持社会协调运转、提高生产生活水平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必须看到媒介融合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以语言文字为基础要素和载体的信息或文化产品,通过手机、网络等各种媒体被广泛传播、应用和消费,在不断扩大人们交际空间、给人们带来即时便捷的同时,也因为媒体类型多样、交流频繁、规模海量等新特点,对语言文字监管服务等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必须看到网络语、流行语不断翻新,在丰富语言生活的同时,也一定程度冲击着语言文字的规范。对网络语言等新语言现象采取何种政策措施,特别是如何引导受网络影响较大的青少年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已经成为被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必须看到语言热点问题和语言引发的社会问题日益增多。包括方言、少数民族语言使用和保护等问题,也显现出来。需要我们根据语言生活的变化,根据依法治理语言文字的总体要求,做出相应的对策,有针对性地推进语言文字治理体系建设,提高语言文字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
(四)深刻剖析语言文字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与上述新要求新挑战相比,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语言文字工作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之处。
 一是不到位。一些地方、单位、领导法律意识还不够强,对依法推进语言文字工作的认识还不到位,对语言文字的重要性和语言文字事业的战略地位认识还不足。依法行政观念还不够强、依法管理的手段还比较单一;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宣传力度还不够,社会知晓度还不高,人民群众包括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法治意识有待提高;语言文字社会使用中违反法律法规现象和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还时有发生。
二是不适应。有的地方、部门对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社会语言生活变化、全面深化改革还不完全适应。人民群众对于语言文字的诉求日益多元,但语言文字社会应用监管和服务在有的地方、有的领域还显得滞后;对信息技术、新兴媒体等对语言文字工作带来的影响研究还不够充分;在国务院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的大背景下,我们的管理理念、工作思路和方式还需及时转变;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语言文字联合执法机制尚未普遍建立,语委统筹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三是不平衡。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部门之间语言文字工作发展还不平衡。有些地方语言文字工作开展比较全面,有些地方相对薄弱;民族、边远地区的工作急需加大力度,重点领域的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有些地方对语言文字工作还不够重视,措施不够有力,工作机构还不健全,人员、编制、经费投入仍不足;有的基层语言文字工作机构设置在事业单位,难以发挥行政力度和统筹协调的作用,更难以对全社会的语言文字规范使用进行有效的管理监督;语委成员单位当中,有些部门对语言文字工作支持力度较大,积极采取下发相关文件等举措,有些部门对语言文字工作的关注程度还需进一步加强。
四、深入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语言文字法治建设,不断开创语言文字事业新局面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从2015年开始,实施教育规划纲要进入第二个五年,落实《语言文字规划纲要》进入新的阶段。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总书记关于语言文化的重要论述精神,主动分析、科学研判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社会语言生活发展的新态势、新需求,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为主线、以实施《语言文字规划纲要》为重点,努力推进语言文字工作迈向新台阶。重点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加强语言文字法治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一是加强语言文字立法,不断完善语言文字法律法规体系。以消除管理盲区、完善协同机制为重点,启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办法》研制工作,针对其中涉及的繁体字异体字、网络语言、外语的使用以及工商、新闻出版广电领域语言文字使用问题等热点难点开展调研;继续推进《外国语言文字使用管理规定》的发布和《信息技术产品语言文字使用管理规定》的研制。在此基础上,积极争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修订工作尽早启动。支持各地结合各自实际制定语言文字使用管理法规或规章,推动有条件的地方把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地方政府规章上升为地方性法规。协调工商总局、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文化部等出台行业语言文字使用管理的规范性文件。通过立法和发布规范性文件,进一步明确执法主体,细化各部门职责,推进各部门依法行政。二是进一步加大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联合全国人大适时开展执法调研;指导、推动各地联合地方人大和相关部门开展执法检查、执法调研和专项督查,完善依法管理、执法监督的体制机制,推进综合执法,严格执法责任,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三是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15周年宣传纪念活动,大力宣传宪法中关于语言文字的相关内容以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提高语言文字相关法律法规的社会知晓度,在全社会增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意识,培养语言文字法治意识。四是举办语言文字法治培训班,推动语言文字管理干部学法、懂法、守法、执法,强化其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五是巩固完善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督导评估制度。研制并下发《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加大语言文字依法管理和法治宣传教育内容的分值;召开语言文字工作纳入教育督导推进会,适时开展督导评估工作试点和培训工作。
第二,加强语言文化建设,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一是加强中华经典资源库一期成果的宣传推广工作,继续开展二期、三期项目建设,选取经、史、子、集具有代表性的中华经典典籍为制作内容,分专题进行呈现;联合中央电视台办好第三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第二届中国成语大会和首届中国诗词大会,做好参赛队伍选拔、试题研制、题库建设等工作,进一步增强语言文字工作在全社会的关注度;联合中国传媒大学办好第17届齐越艺术节暨全国大学生朗诵大会;联合中国书协继续举办书法名家进校园活动,举办百名大学生提名展,举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书法展;继续推进高校和中小学中华经典诵写讲活动。二是按照“整体规划,分步推进”的原则,组织实施“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推进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技术规范与平台研发项目”的进展,搭建好国家库的主体框架。三是实施“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选译出版中华思想术语,建设中华思想术语网(中英文版),推进中华思想术语传播工作。
第三,加强语言文字监管和宣传工作,规范重点领域语言文字使用。一是联合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部门开展针对全国广播电视系统、报刊、网络的语言使用情况监测,发布监测报告,与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联合制定政策、措施,引导媒体规范使用语言文字。二是积极引导社会语言生活。继续开展语言生活监测与研究,监测语言舆情状况,发布年度《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举办报告十周年纪念活动;支持举办“汉语盘点2015”活动。三是继续推进外语中文译写规范工作,发布第四批、第五批推荐译名,加强外语中文译写信息库建设和网站建设。四是深入推进二、三类城市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工作;研制区域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标准,开展建设试点;适时启动第四批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工作和第二批国家级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建设工作。五是组织开展好第18届推普周活动。对中西部、东北等农村、贫困地区的推普下乡活动给予重点扶持,进一步健全、落实推普活动的长效机制。推普周宣传活动继续向农村、民族、边远地区延伸,进一步扩大推普周活动影响力,拓宽途径、创新载体,以推普周为平台,加强语言文字普法宣传教育,促进推普工作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 
第四,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高语言文字科研水平。一是加快制定社会语言文字应用急需的规范标准。稳步推进第三次普通话审音工作,审定发布《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加快研制公共服务领域外文译写规范,审定发布英文译写规范系列分则,开展俄文、日文和朝-韩文译写规范研制工作;继续做好国际标准《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的修订工作和《汉字古籍印刷通用字字形标准》等标准的研制工作。制定社会应用和信息化急需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基础规范标准,及时审定发布少数民族语新词术语。二是加强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语委进一步做好语言文字信息化工作的若干意见》;加强语言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启动古今汉字全息数据库建设;充分应用和发挥“教育服务与监管体系信息化建设•国家语言文字信息管理系统子项目”的成果;提升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水平,根据需要进一步推动蒙、藏、维等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资源库建设。三是加强国家语委科研工作。研究制定国家语委“十三五”科研规划,召开语言文字科研工作研讨会; 加强国家语委科研机构建设,推进国家语言文字智库建设,提升咨政水平;继续开展国家语委中青年专家队伍的建设与培养;围绕语言生活中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2015年度科研立项,继续支持和推进行业系统和地方语委的科学研究工作;按照中央的新要求,强化制度建设,修订国家语委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等管理规定。
第五,加强语言文字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语言文字应用水平。一是宣传落实世界语言大会成果,编辑出版《世界语言大会文集》,支持相关地区开展后续成果收集整理、展示开发利用工作。二是完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测评体系建设。继续研制普通话水平测试规程、测试大纲、测试管理规定以及《国民语言教育大纲》。继续推动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和开展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工作。三是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不移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同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接受教育的权利。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继续举办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普通话培训,扎实做好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普通话使用情况调研工作,促进民族地区普通话普及率和应用水平的提升。四是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支持力度,联合中国残联研制《国家盲文、手语规范化行动计划》,推进视障人士普通话水平培训测试。五是扩大工作范围,整合社会资源,加强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培训基地建设,适度增加基地数量。六是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培训,继续开展中小学经典诵读骨干教师培训,全国省地级语委及高校语委干部、中小学示范校校长和幼儿园园长能力提升培训,以及农村骨干教师普通话培训、大中小学书法教师培训,提升语言文字管理干部和相关学科教师的语言能力和业务水平。
第六,加强语言文字平台建设,做好语言文字咨询服务和对外交流工作。一是启动网络服务平台建设,完善语言文字专家资源库,为社会和政府决策提供语言文字咨询服务和应急服务。二是继续开展系列国情调研,联合相关部门和部分省份,开展工商、旅游、公务员、卫生等领域及区域的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研,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满足行业需求。三是积极探索促进语言文字产业发展的新思路、新形式,注重推动开发语言资源,服务语言产业发展。四是促进语言文字对外交流。加强两岸语言文字交流与合作协调小组工作,举办第一届两岸语言文字调查研究与语文生活研讨会,拍摄两岸语言文化专题片,加强两岸语言文字科学研究。举办两岸合编中华语文工具书第十一轮会谈,出版两岸中华语文工具书中型词典、《两岸科学技术常用词典》《两岸科学技术名词差异手册》,完善中华语文知识库网站建设,建设两岸语料库;举办两岸大学生汉字书法艺术交流夏令营和汉字文化创意大会; 落实中法人文交流机制有关中法语言政策交流的目标,组织实施中德语言文化交流项目;继续组织实施语言文字国际高端专家来华交流项目,服务两岸四地和国际语言文字交流合作。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为我们全面推进语言文字法治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确定了改革发展新的目标。我们要抓住机遇,开拓进取,认真完成好今年的各项任务,努力开创语言文字事业新局面。如何落实好四中全会精神,依法全面推进语言文字工作,我再提四点要求。
第一,法治意识要强。不断推进法制建设是实现语言文字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可靠保障,切实增强法治意识是语言文字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要系统梳理已经颁布施行的语言文字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做到心中有数,严格执行,有法必依、违法必究。要努力协调解决好语言文字法律法规与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之间不一致的问题。既要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更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抓紧制定各级语委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以及相关各部门的语言文字工作清单,推动语言文字战线各部门主动担当、履职尽责,全面落实依法行政。
第二,创新举措要实。不断改革创新是推进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在新一年的工作中要勇于改革、善于创新。要紧紧抓住体制机制建设这个牛鼻子,冲破思想观念障碍,力争取得实质性突破。要将近年来语言文字工作中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创新性工作举措进一步落到实处,以精益求精的态度使这些举措制度化、常态化、系统化。要着力加强语言文字智库建设,大胆探索、积极试点,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科研机构、社会团体的咨政辅政作用和社会引导作用。要努力创新语言文字服务社会的方式、渠道和途径,构建综合性服务平台,推动资源共享,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第三,宣传力度要大。语言文字事业是需要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全社会的理解、认同和支持对语言文字工作顺利开展至关重要。要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将社会宣传、社会动员、社会引导列为语委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要把重大活动宣传和日常宣传相结合,传统媒体宣传和新媒体宣传相结合,国内宣传和国际宣传相结合,构建全方位的语言文字工作宣传机制,提高宣传的系统性、针对性、时效性。要高度重视、积极做好媒体工作,充分发挥各种类型媒体的作用,不断增强语言文字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第四,统筹协调要好。语言文字工作关涉多个部门多个领域,加强顶层设计,加强统筹协调,是保证工作全面、有序、高效开展的关键。语委的工作定位之一,就是做好各成员单位的统筹协调。各级语委要切实履行好这一职责,加强教育系统内部,教育系统与语委成员单位、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工作开展。要着力探索提高沟通协调效率的方式方法,将统筹协调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要不断完善“政府主导、语委统筹、部门支持、社会参与”的治理体制,健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协调有效”的长效、常态工作机制,为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同志们,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推进语言文字工作,实现语言文字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开拓进取、真抓实干,依法扎实推进新一年语言文字各项工作,为增强国家语言实力、提高国民语言能力、构建和谐语言生活,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 李卫红)

本网站是受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委托建设的语情信息资源平台,主要为学术研究提供无偿服务。如果有错误或侵权的情况,请著作权人致函zgyq@whu.edu.cn,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感谢支持!
系列资源 | 注册
用户名:
真实姓名:
身份证明资料:
上传
上传
上传
上传
请申请注册的用户上传加盖所在机构公章的证明材料。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请输入有效的电子邮箱,以确保收到审核结果。
验证码:
系列资源 | 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系列资源 | 找回密码
用户名:
手机号:
邮箱:
新密码:
确认密码:
验证码:
邮箱验证: